正月的儿童故事17则


2024-05-02 09:51:17



正月的儿童故事17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7则关于正月的文章精选,供各位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正月的儿童故事(1):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有关财神的传说

据说,财神爷是有钱人家供奉的,没钱的人供奉是不会显灵的民间流传有财神菩萨休妻的故事:从前,财神庙财神身边总有一位端庄美丽的财神娘娘陪伴后来这位善良的女菩萨突然不知去向,原来她被财神爷给休掉了财神爷为什么要休妻呢?这要从一个乞丐说起有个讨饭化子穷得无路可走,讨饭路过一座古庙进庙后,他什么菩萨都不拜,单摸到财神爷像前,倒头便拜,口里祷求财神爷赐财赵公元帅见是一个叫化子,心里想连香烛都舍不得点,还来求财?天下有那么多穷叫化子,我能接济得过来吗?可乞丐心中想的正相反,他认为财神总会救济穷人的,富人不悉吃穿,求财何用?便不住地拜这时,财神娘娘动了恻侧隐之心,想推醒打瞌睡的财神夫君,劝他发发善心给这叫化子一点施舍可财神爷不理睬,打了两个哈欠又闭上了眼睛虽然是财神娘娘,可财权在夫君手上,夫君不点头,怎么好将钱赐给叫化子呢?娘娘无奈只得取下自己的耳环,扔给了叫化子乞丐突然感到神龛上掷下一物,一见是一副金耳环,知道是财神所赐,急忙磕头,连呼叩谢财神菩萨财神爷睁眼一看,发觉娘娘竟将自己当年送她的定情物送给了穷叫化子,气得大发雷霆,将财神娘娘赶下了佛龛自此以后,数百年来就再也没有一个穷人是拜了财神而发财的

正月的儿童故事(2):

  这年,连续的干旱,使沿海一带的粮食少收了七八成,老百姓自己吃不饱,也就没有东西喂猪,因此除夕那天用来敬天的猪头,是用南瓜雕刻成的。
  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闻着气味不对,立刻召来土地爷询问。土地爷如实一报,玉皇大帝不由大怒:这些凡人竟敢这样糊弄天庭,非严惩他们不可!
  玉皇大帝又召东海龙王至凌霄宝殿,命令他不许下雨,让老百姓来年一粒粮食也收不到!东海龙王听罢,不忍心老百姓遭罪,为他们辩护道:百姓们没有真猪,改用南瓜雕刻猪头,正是说明他们尊敬天庭,而非糊弄玉帝怒气正盛,打断龙王说:他们以假充真,就是不敬,必须严惩!你什么也别说了,回去执行吧。
  龙王回到龙宫,愁眉不展。眼看着就到了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再不下雨,老百姓连地也耕不起来,还怎么种庄稼?没有庄稼,他们怎么生存?龙王心想:这样不行,自己一定要想办法降雨,让老百姓种上庄稼。
  正这样想着,天庭突然来使传旨,责令龙王速将海水的数量禀报玉帝。龙王一听,知道这是玉帝怕他偷偷降雨出的狠招,他心想:如果瞒报一些海水,不是照样可以偷偷降雨吗?可是,万一玉帝亲自查看怎么办?龙王苦思冥想,终于有了主意,接着便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龙王又来到凌霄宝殿,将十成海水只报了七成。玉帝闻听大惊,问:怎么少了那么多?龙王回答,是连续干旱造成的,海水比正常时降了三成。玉帝不信,龙王便请玉帝亲自到南天门外查看,若有半点虚假,任凭玉帝扒龙皮、抽龙筋。
  玉帝立刻起身,驾着祥云,来到南天门外,往东海观望,果真见到海水下降了不少。回到凌霄宝殿后,玉帝告诉龙王,他随时会再察看,一旦发现海水减少,就拿龙王是问。
  龙王回到东海后,夸奖鱼鳖虾蟹们干得好。原来龙王交代,一旦发现天上出现祥云,所有鱼鳖虾蟹不论大小,都要拼命喝水,确保海水下降三成。等祥云退了以后,再把海水吐出来。
  当天夜里,龙王便偷偷降下了一场雨。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除夕,玉帝闻到了猪头的香味,他有些迷惑,就叫来土地爷问道:前一年降了雨,那些凡人敬天还以假充真;这一年滴雨未下,怎么倒有了真正的猪头?土地爷回答:今年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玉帝怎么说没下一滴雨?玉帝不相信风调雨顺之说,就驾着祥云,来到南天门外。他看了看东海,说:海水一点也没有减少,这雨水是从何处而来?土地爷自然不知,只好请玉帝问龙王。
  龙王即刻赶到了凌霄宝殿,他郑重地保证,这一年是严格遵照了玉帝的旨意,一滴雨也没有下过,假若玉帝不信,去南天门外看一看海水的多少便知。玉帝冷冷地说:我已经看过了,只是我不明白,若不是你下雨,粮食怎么会丰收,那些凡人怎么会有猪头敬天?只有你才能够兴云布雨,这点你必须给我说清楚。
  龙王一见躲不过,只好说道:您每次召见我,都嫌我慢,所以在这一年里,我正拼命练习一种飞行术玉帝打断他:没有问你这个,回答我问的事情。龙王表示他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便接着说道:这一年,我经常在天上飞来飞去,由于练得投入又卖力,常常汗流浃背,也许正是落下的汗水,灌溉了下界的土地。
  这番话玉帝挑不出毛病,想了想说:对凡人们的严惩继续,以后你不许再练什么飞行术,没有我召你来天宫的命令,不得出龙宫半步!
  不能再偷偷降雨了,龙王只能另想办法,苦熬了几个昼夜,他还真想出了办法。他让穿山甲从海底往内陆钻通道,把水送到各地,从地下冒出来,供老百姓灌溉。
  玉帝秘密召见过土地爷,让他严密监视,一旦有雨点落下便立刻报告,玉帝要亲自到东海抓龙王的现行。
  土地爷在凡间看到各地突然冒出的泉水,就知道是龙王所为。但土地爷享的是人间烟火,自然希望老百姓有饭吃、有水喝,所以他只报告没有下雨,只字不提泉水的事。
  玉帝偶尔发现下界的庄稼长势良好,再次把土地爷叫到天宫,土地爷这才告诉他庄稼是泉水浇的,他正在查找这些泉水的来历,查清后即刻禀奏。玉帝听出土地爷有偏袒之心,气呼呼地限土地爷三天内查清,否则抽掉仙骨,罚他去投猪胎。
  土地爷只得去找龙王说明。龙王保证,他不会连累土地爷,这便去凌霄宝殿领罪。
  龙王来到玉帝面前,告诉玉帝下雨和泉水都是他一人所为,玉帝想罚就罚他。玉帝给他两条路选,一是继续惩罚百姓,二是要他的命。龙王果断选择了后者。玉帝假惺惺地说:看在你自己承认错误的分上,那就让你选个自己喜欢的死法。龙王想了想回答:请把我挂在南天门外,三天揭一块鳞片,直至力竭而亡。玉帝大惊,问:为什么选这么痛苦的死法?龙王坦然一笑,没有回答。
  第二天龍王被挂在南天门外,行刑者用尽全力,活生生揭下一块鳞片。龙王疼得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接着冒出一身冷汗,汗水落下来,便成了凡间的一场雨。
  三天揭一块鳞片,凡间便三天一场雨,直至来年的正月十五揭下最后一块鳞片,龙王昏死后再也没有醒来。但龙王的灵魂不散,经常化作一道彩虹,察看凡间
  土地爷把龙王的事在百姓中传开,老百姓为了纪念龙王,每到正月十五,便扎龙灯舞动到二月二龙抬头,渐渐成了习俗。

正月的儿童故事(3):

  不知从啥时候起,关东山兴起了抹花泥的规矩。每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手拿蘸着锅底灰的青皮萝卜,蹦着高儿往别人脸上抹。抹得人人脸上青一道黑一道的,抹得满沟嘻嘻哈哈的。要问这事是怎么起的头儿,里面还有个传说。

  早年,关东山的沟沟坎坎里本来就人烟稀少,加上有一种稀奇古怪的病蔓延,谁也不知道怎么治,吃什么药也不见好,不知不觉病了,人非死不可。十里八里不见人影儿,人们叫病折腾得连种地的心思都没有了。

  有一年正月十五,大青岭死气沉沉,扭不起秧歌,耍不起花灯。岭根底下有间破草房,草房四面漏风,住着兄弟两个,父母都得瘟病死了。哥俩岁数都不大,半夜里饿得慌,起来找东西吃,囤里连米星儿也找不到,好歹从萝卜窖里翻出几个冻萝卜,俩人就守着灶坑烧萝卜吃。冻萝卜拿火一烧,马上软了粘了,那才不好吃哩!不好吃也得吃,肚子抗不住饿啊!正吃着,从大青岭下来个白胡子老头儿,老头儿拄着拐杖,破衣褴衫,是个走沟串岔要饭的,下了山奔着光亮就进屋了。

  别看哥俩是一母所生,品性可大不一样,哥哥憨厚,认真心实;弟弟精细,花花肠子多。见要饭的半夜闯进家门,哥哥赶紧把萝卜从灰堆里扒出来,弟弟赶紧扒拉些小灰把萝卜给埋严实。哥俩这一扒一埋,老头儿都看在眼里,可没说啥,凑到灶坑边烤起火来。

  烤了一会儿火,老头儿的手脚都暖和过来了,就问:小兄弟,有啥吃的没有哇?我饿坏啦。哥哥听了,脸一红,又去扒拉萝卜,弟弟阴着脸儿,横遮竖拦。哥哥跟弟弟商量:这么着吧,四个萝卜,你两个,我两个。我的那份给老头儿一个。说完,把萝卜从灰堆里扒出来。老头儿真是饿坏了,接过来二话不说,连灰也不拍打拍打,三口两口就吃进肚里。那样子,不像是吃烤冻萝卜,倒像是吃白面饽饽,吃完又盯上哥哥手上那个。哥哥叹口气,悄没声儿地把最后这个也递了过去。这回,老头儿咬了几口,不咬了,拿着半截萝卜瞧瞧哥哥,又看看弟弟,点点头,又摇摇头,一伸胳膊,手探进锅里把萝卜使劲在锅底上蹭两下,收回胳膊,顺手 就往哥哥脸上抹起来。哥哥没防备,火辣辣热乎乎地抹个实在。老头儿一边抹一边还念叨:抹花脸,抹鬼脸,躲开祸,躲开灾,小鬼不敢靠近前。哥哥被抹急眼了说:你这老头儿,胡子一大把了,怎不分好坏呢?我不舍得吃,都给你吃了,你还戏耍我!弟弟说:该!这叫好心没好报!老头儿也不回答,趿拉着鞋,顺着来时趟开的雪道上山去了。哥哥饿得一点劲儿都没有了,懒得洗脸,用手抹了两把就睡下了。

  过了正月十五,可了不得啦!满沟的人都病歪了,弟弟也躺在炕上起不来了。只有哥哥没病倒不说,身子骨儿反倒更硬实,像吃了大山参一样满面红光。这时候,哥俩才对要饭老头儿那套嗑儿琢磨出个味儿来。原来,瘟神只有在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才下来瘟人,只瘟人,不瘟鬼,人脸上抹了花泥,人不人鬼不鬼的,瘟神见了也怕。弟弟好后悔呀,但后悔有啥用呢?没到二月二他就病死了。

  第二年正月十五前,哥哥逢人就说这件事。正月十五抹花泥的规矩就这样一辈传一辈地传下来了。

  后来,有人说要饭的白胡子老头儿是济公,也有人说是华佗老先生,不忍心让关东山的人死绝了,才乔装打扮下界来的。不过,天机不可泄露,只能在一个人身上显灵,老头儿就挑了个好心眼儿的人。  

正月的儿童故事(4):

那年,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未打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趁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这老人六十多岁了,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

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客官有所不知,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漏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他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

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

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

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

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儿了?”

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

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

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

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乱扔乱砸,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了一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正蹲在醋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没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儿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门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

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竟攻不破?”

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秦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

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

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

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

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

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

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

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

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邻居又传给邻居,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啦!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红灯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究;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抓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下令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正月的儿童故事(5):

这年,连续的干旱,使沿海一带的粮食少收了七八成,老百姓自己吃不饱,也就没有东西喂猪,因此除夕那天用来敬天的猪头,是用南瓜雕刻成的。

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闻着气味不对,立刻召来土地爷询问。土地爷如实一报,玉皇大帝不由大怒:“这些凡人竟敢这样糊弄天庭,非严惩他们不可!”

玉皇大帝又召东海龙王至凌霄宝殿,命令他不许下雨,让老百姓来年一粒粮食也收不到!东海龙王听罢,不忍心老百姓遭罪,为他们辩护道:“百姓们没有真猪,改用南瓜雕刻猪头,正是说明他们尊敬天庭,而非糊弄……”玉帝怒气正盛,打断龙王说:“他们以假充真,就是不敬,必须严惩!你什么也别说了,回去执行吧。”

龙王回到龙宫,愁眉不展。眼看着就到了春耕,一年之计在于春,如果再不下雨,老百姓连地也耕不起来,还怎么种庄稼?没有庄稼,他们怎么生存?龙王心想:这样不行,自己一定要想办法降雨,让老百姓种上庄稼。

正这样想着,天庭突然来使传旨,责令龙王速将海水的数量禀报玉帝。龙王一听,知道这是玉帝怕他偷偷降雨出的狠招,他心想:如果瞒报一些海水,不是照样可以偷偷降雨吗?可是,万一玉帝亲自查看怎么办?龙王苦思冥想,终于有了主意,接着便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龙王又来到凌霄宝殿,将十成海水只报了七成。玉帝闻听大惊,问:“怎么少了那么多?”龙王回答,是连续干旱造成的,海水比正常时降了三成。玉帝不信,龙王便请玉帝亲自到南天门外查看,若有半点虚假,任凭玉帝扒龙皮、抽龙筋。

玉帝立刻起身,驾着祥云,来到南天门外,往东海观望,果真见到海水下降了不少。回到凌霄宝殿后,玉帝告诉龙王,他随时会再察看,一旦发现海水减少,就拿龙王是问。

龙王回到东海后,夸奖鱼鳖虾蟹们干得好。原来龙王交代,一旦发现天上出现祥云,所有鱼鳖虾蟹不论大小,都要拼命喝水,确保海水下降三成。等祥云退了以后,再把海水吐出来。

当天夜里,龙王便偷偷降下了一场雨。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除夕,玉帝闻到了猪头的香味,他有些迷惑,就叫来土地爷问道:“前一年降了雨,那些凡人敬天还以假充真;这一年滴雨未下,怎么倒有了真正的猪头?”土地爷回答:“今年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玉帝怎么说没下一滴雨?”玉帝不相信风调雨顺之说,就驾着祥云,来到南天门外。他看了看东海,说:“海水一点也没有减少,这雨水是从何处而来?”土地爷自然不知,只好请玉帝问龙王。

龙王即刻赶到了凌霄宝殿,他郑重地保证,这一年是严格遵照了玉帝的旨意,一滴雨也没有下过,假若玉帝不信,去南天门外看一看海水的多少便知。玉帝冷冷地说:“我已经看过了,只是我不明白,若不是你下雨,粮食怎么会丰收,那些凡人怎么会有猪头敬天?只有你才能够兴云布雨,这点你必须给我说清楚。”

龙王一见躲不过,只好说道:“您每次召见我,都嫌我慢,所以在这一年里,我正拼命练习一种飞行术……”玉帝打断他:“没有问你这个,回答我问的事情。”龙王表示他正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便接着说道:“这一年,我经常在天上飞来飞去,由于练得投入又卖力,常常汗流浃背,也许正是落下的汗水,灌溉了下界的土地。”

这番话玉帝挑不出毛病,想了想说:“对凡人们的严惩继续,以后你不许再练什么飞行术,没有我召你来天宫的命令,不得出龙宫半步!”

不能再偷偷降雨了,龙王只能另想办法,苦熬了几个昼夜,他还真想出了办法。他让穿山甲从海底往内陆钻通道,把水送到各地,从地下冒出来,供老百姓灌溉。

玉帝秘密召见过土地爷,让他严密监视,一旦有雨点落下便立刻报告,玉帝要亲自到东海抓龙王的现行。

土地爷在凡间看到各地突然冒出的泉水,就知道是龙王所为。但土地爷享的是人间烟火,自然希望老百姓有饭吃、有水喝,所以他只报告没有下雨,只字不提泉水的事。

玉帝偶尔发现下界的庄稼长势良好,再次把土地爷叫到天宫,土地爷这才告诉他庄稼是泉水浇的,他正在查找这些泉水的来历,查清后即刻禀奏。玉帝听出土地爷有偏袒之心,气呼呼地限土地爷三天内查清,否则抽掉仙骨,罚他去投猪胎。

土地爷只得去找龙王说明。龙王保证,他不会连累土地爷,这便去凌霄宝殿领罪。

龙王来到玉帝面前,告诉玉帝下雨和泉水都是他一人所为,玉帝想罚就罚他。玉帝给他两条路选,一是继续惩罚百姓,二是要他的命。龙王果断选择了后者。玉帝假惺惺地说:“看在你自己承认错误的分上,那就让你选个自己喜欢的死法。”龙王想了想回答:“请把我挂在南天门外,三天揭一块鳞片,直至力竭而亡。”玉帝大惊,问:“为什么选这么痛苦的死法?”龙王坦然一笑,没有回答。

第二天龍王被挂在南天门外,行刑者用尽全力,活生生揭下一块鳞片。龙王疼得大叫一声昏死过去,接着冒出一身冷汗,汗水落下来,便成了凡间的一场雨。

三天揭一块鳞片,凡间便三天一场雨,直至来年的正月十五揭下最后一块鳞片,龙王昏死后再也没有醒来。但龙王的灵魂不散,经常化作一道彩虹,察看凡间……

土地爷把龙王的事在百姓中传开,老百姓为了纪念龙王,每到正月十五,便扎龙灯舞动到二月二龙抬头,渐渐成了习俗。

正月的儿童故事(6):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阵马蹄响,黄巢抬头看,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个巷子里。进了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转身钻进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下吧!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竞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河谠红的的大门,起义军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正月的儿童故事(7):

祭财神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老北京的大商号,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关于财神是谁说法不统一,主要有以下几种:

赵公明,因张天师曾命其守玄坛,故又名赵玄坛此人来源于《封神演义》,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赵明朗,字公明,道教中的玄武之神,俗称赵公元师此说来源于《三教搜神大全》,圣号全称为:总管上清正一玄坛飞虎金轮执法赵元师

比干:殷纣王的叔父,因忠耿正直,被挖心因其无心,故不偏倚,后世人奉为财神,此事载于《史记殷本记》

范蠡: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手下大臣,帮助越王打败吴国,后来经商发了大财,改名陶朱公后人奉为财神

关羽:三国中的关羽是个全能人物,最重义气,后人把义和利等同对待,奉为财神一般商号供奉关羽者居多,认为他对商号有保护作用

上述财神中,范蠡比干等称为文财神,赵公天师关羽为武财神此外还有供奉太白星者,称为财帛星君因为太白星亦叫金星,附会为财神还有以齐天大圣招财童子为财神者

民间所供大多以赵公明居多,其印刷的形象很威武,黑面浓髯,顶盔贯甲,手中执鞭,周围画有聚宝盆大元宝珊瑚之类的图案,加以衬托,突出富丽华贵的效果

正月的儿童故事(8):

正月初一拜年/占岁/聚财[春节习俗]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职前一天,南京参议院决定改用阳历,并以中华民国纪年但阴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农事,因此,民间仍偏重阴历

开门炮仗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拜年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民间互访拜年的形式,根据彼此的社会关系,大体可分4类:

一是走亲戚初一必须到岳父须带礼物进门后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可以逗留吃饭玩耍

二是礼节性的拜访如给同事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这种情况一般不宜久坐,寒喧两句客套话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应择日回拜

三是感谢性的拜访凡一年来对人家欠情的(如律师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谢枕

四是串门式的拜访对于左邻右舍的街坊,素日没有多大来往,但见面都能说得来,到了年禧,只是到院里,见面彼此一抱拳说:恭禧发财一顺百顺,在屋里坐一会儿而已,无甚过多礼节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占岁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贴画鸡

朱仙镇木板年画

古时春节在门窗上画鸡来驱鬼怪邪气晋朝人着的《玄中记》里讲到了前面说到的度朔山上的这只天鸡,说是当太是刚刚升起,第一道阳光照到这株大树上时,天鸡就啼鸣了它一啼,天下的鸡就跟着叫起来了所以春节所剪的鸡,其实就是象征着天鸡然而古代神话中还有鸡是重明鸟变形的说法据说尧帝时,过方的友邦上贡一种能辟邪的重明鸟,大家都欢迎重明鸟的到来,可是贡使不是年年都来,人们就刻一个木头的重明鸟,或用铜铸重明鸟放在门户,或者在门窗上画重明鸟,吓退妖魔鬼怪,使之不敢再来因重明鸟样类似鸡,以后就逐步改为画鸡或者剪窗花贴在门窗上,也即成为后世剪纸艺术的源头我国古代特别重视鸡,称它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说,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在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所以人们不但在过年时剪鸡,而且也把新年首日定为鸡日

聚财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今天许多地方还保存着一习俗,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正月的儿童故事(9):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二天,有的隔一天一吃,然而没有不吃的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破五习俗除了以上禁忌外,主要是送穷,迎财神,开市贸易

祭财神

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

清代顾禄《清嘉录》云: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又说:今之路头,是五祀中之行神所谓五路,当是东西南北中耳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习俗正月初四子夜,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抢路头,又称接财神

五祀即祭户神灶神土神门神行神,所谓路头,即五祀中之得神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供羊头有吉祥之意,供鲤鱼是图鱼与余谐音,诗个吉利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便可发财致富

因此,每到过年,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打开大门和窗户,燃香放爆竹,点烟花,向财神表示欢迎接过财神,大家还要吃路头酒,往往吃到天亮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但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

路头神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

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

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送穷

正月初五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称为扫晴娘,五穷妇,五穷娘,身背纸袋,将屋内秽土扫到袋内,送门外燃炮炸之这一习俗又称为送穷土,送穷媳妇出门陕西韩城一带,破五这一天忌出门,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还要爆炒麻豆,令其崩裂发声,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求得财运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俗称填穷坑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习俗,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开市

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

正月的儿童故事(10):

正月初八谷日/顺星[春节习俗]

谷日

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祭祀用两张神码,第一张印着星科朱雀玄武等,第二张是本命延年寿星君二张前后撂在一起,夹在神纸夹子上,放在院中夭地桌后方正中受祀神码前陈放着用香油浸捻的黄白二色灯花纸捻成的灯花,放入直径寸许的灯盏碗,或用盏,或用盏,点燃再供熟元宵和清茶黄昏后,以北斗为目标祭祀祭祀后,待残灯将灭,将神码香根与芝麻秸松柏枝一同焚化,祀成

正月的儿童故事(11):

人日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此外还有登高赋诗的习俗唐代之后,更重视这个节日每至人日,皇帝赐群臣彩缕人胜,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气晴朗,则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顺利

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熏天

吃七宝羹

用七种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时候食用,以此来取吉兆,并说此物可以除去邪气医治百病各地物产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别广东潮汕用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葱芫茜韭菜加鱼肉等;台湾福建用菠菜芹菜葱蒜韭菜芥菜荠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葱兆聪明,蒜兆精于算计,芥菜令人长寿,如此种种

正月的儿童故事(12):

在很久以前,哀牢山里有一个叫窝尼浦卡的寨子,居住着一个憨厚、英俊、勤劳、善良的哈尼族青年奇尼。奇尼是一个能干的庄稼人,成年勤勤恳恳地劳动,还每天热饭热汤地侍候父母,十分孝敬。神话传说故事3则--贴春联--正月年--春节神话传说故事3则--贴春联--正月年--春节。

有一天,奇尼从田里回来,走在路上,一股旋风卷起一道灰柱。一转眼,旋风在他面前消失了,灰柱落地出现一个蓬头垢面的人,还不断地呻吟:哎哟!哎哟

心地善良的奇尼赶快把他扶起,说道:陌生人,地上的路九十九条,你不是走着来;山里的河九十九条,你不是淌着来,旋风把你从什么地方带到这儿?

那人显出可怜的样子说道:种田的大哥哟,我是打柴的樵夫,旋风把我卷起,风沙把我包起,我数不清走了多少路,我辨不清来到什么地方,我的骨架像散了一般。说完又痛苦地哀叹起来。

好心的奇尼不忍,就把他带到家里。

奇尼做了饭叫他吃,烧了水让他喝。天晚了,又招呼他在自己家睡下。

夜里,寒风飕飕,奇尼怕陌生人着凉,去给他加被子。走到床边一看,那人不见了,他听到隔壁有声音,悄悄走过去一看,啊呀,不好,把奇尼吓了一跳,坐在里面的哪是人?是一个妖魔,蓝色的眼睛闪着寒光,又白又尖的门牙伸出口外,父母亲的尸体倒在他的面前。

奇尼误把妖魔带进家里,害死了父母,又悔又恨,气得他把拳头捏得吱吱响。但赤手空拳,怎么对付得了妖魔呢?

妖魔好像听到外面有声响,猜到奇尼来了,忙走了出来。奇尼急忙钻到一个木盆底下。妖魔四处看了看,没有发现奇尼,气愤地骂道:这小子,今天倒被他逃脱了,算了,留作我明天的美餐吧!

奇尼心想,这样等下去只有死路一条,不如逃出去,寻找复仇的机会。于是他就顶着木盆悄悄逃了出来,一头跳进了红河。

奇尼在水里漂泊了三天三夜,木盆渐渐靠了岸,岸上有一个老妇人在伤心地哭泣。

奇尼走到他面前,亲切地说:老人家,请不要再哭了,滔滔的江水,已混入您的泪水,河水都感动了,不再往前流,形成了一个深深的漩涡。

老人听说有漩涡,停住哭声,问道:在哪儿?漩涡在哪儿?

奇尼指给老人。老人见到江心的漩涡,兴奋极了,她紧紧地拉着奇尼的手说:勇敢的年轻人,你可来到了,我把实话告诉你吧。

老人叙述起昨天发生的事情:昨天中午,老人家和她的女儿正在地里搭金豆架,突然远远刮来一股旋风,旋风吹到面前就消失了,出现一个小伙子,走到老人面前说:老人家,把您的姑娘嫁给我吧。

老人一看这小伙子英俊漂亮,但不知他的心肠好不好,就说:豆架插在豆树旁,豆藤会往上串。你要留在我身旁,让我看看你的为人和本事,合我的心,我自然会答应你。

年轻人变了脸:老婆子,你答应也好,不答应也好,我今天要把她带走。

说话间,老人的女儿已经无影无踪。老人气倒在地上,哭得死去活来。

深夜,老人昏昏沉沉地躺在地上,朦朦胧胧,只见走来一个人,对她说:明天,你在河边等着,会有一个青年来搭救你的姑娘,他就是你将来的女婿。等到河里有了漩涡,你叫他到漩涡底下取一把宝剑,就能杀死这旋风妖魔,救回你的姑娘。

奇尼听了,心里明白了,还是那个妖魔作怪,就对老人说:老人家,我一定把这可恶的妖魔杀死,再不能让乡亲们受它的害啦。

说罢奇尼重新跳进木盆,飞快地向江心游去。

正月的儿童故事(13):

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间,高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七)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所以民间多以女子做成紫姑之形,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早在南北朝时期就见于记载

走百病

也叫游百病,散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偷菜节

流行于贵州省黄平一带苗族的偷菜节也是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日这天,姑娘们便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严禁偷本家族的,也不能偷同性朋友家的,因为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所他的菜仅限白菜,数量够大家吃一顿即可偷菜不怕被发现,被份的人家并不责怪大家把愉来的菜集中在一起,做白菜宴据说谁吃得最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同时所养的蚕最壮,吐出的丝也最好最多

巴乌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巴乌节在农历正月十五巴乌意为打猎归来见于云南鹤庆彝族支系黑活人居住区时此节原本是欢庆狩猎归来的习俗话动,无固定节日旧时人们狩猎归来收拾猎物,兽头给狩猎的指挥,兽皮给猎获人,肉则烧烤,其间兽头前兽皮跟众人从,围火堆重现打猎动作肉熟以后,众人分食后来逐渐演变成固定的节日节日中的巴乌舞由十二面木鼓十二面铊锣和十二支唢呐(闰年各用十三件)组成乐队伴奏,由三十六名年轻女子披上虎豹熊鹿虎子兔狐等的毛皮或者头插锦鸡和各种鸟雀的羽毛装扮成飞禽走兽,围绕火推踏歌起舞,表现各种动物的姿态,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猎手们则手持弓弩或钢叉,将猎物围住,朝猎物们旋转的相反方向,表演各种狞猎动作节日期间,还要进行耍龙灯狮灯白鹤灯等活动

正月的儿童故事(14):

  唐朝末期,黄巢带领起义军北上,攻打浑城。围城三天攻不下来,黄巢气坏了,指着城楼大骂,扬言攻破城池,定杀个鸡犬不留。
  这时,已经快过年了,下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士兵大多还没有换上冬服,黄巢知道硬攻要受损失,只好先把队伍拉到山里,等过了年再打。
  新年很快过去了,家家都在推米磨面,做汤圆,欢庆上元佳节。黄巢想,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何不乘人们过节的时候,进城摸摸敌军的虚实,再定攻城之策。想到这里,他马上召集众家兄弟商量了一下,把义军交给师弟,自己挑上汤圆挑子出了大营,直向浑城走去。
  黄巢进了城门,一直奔西街。走不多远,见十字街前有一伙人正指指划划地看什么。刚好,这时对面来了个卖醋的老人,穿一身破棉袄棉裤,手里不住地敲着梆子。黄巢上前施礼说:请问老人家,前面出了什么事?老人打量一下黄巢,左右望望,把他拉到路边,低声说:前两天黄巢带兵攻城不下,到山里去了,过几天还要来的。官家贴出告示,要百姓出人出粮,唉!要打大仗了。
  两个人正说话,忽听一阵马蹄响,黄巢抬头一看,一队人马飞驰而来,当兵的边跑边嚷道:众家百姓听着,黄巢进城了,现已四门紧闭,跑不了啦,有发现卖汤圆的马上报告。知情不报者诛灭九族!
  黄巢知道军中出了叛徒,走露了消息,便扔下挑子往东跑,急急忙忙地钻进一个巷子里。进了一家院子,隐在门后。等马队过去,这才出来往北跑。没跑多远,又听见马蹄响,知道马队又回来了,他一转身钻进一个小院。
  黄巢插上门正要进屋,见一个老人从屋里走出来,正是十字街头跟自己说话的那个老人,急忙走过去说;.老人家行行好,把我藏起来吧。老人见了黄巢先是一愣,接着点点头答应了。
  这时,街上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有人打门。老头着急了,话都顾不得说,急忙把黄巢领到后院,来到醋缸跟前,掀开缸盖让他钻进去,说:客官,先委屈一下吧!老人拿把扫帚刚要扫地,大门撞开了,十几个官兵闯进来,把老头围住。官兵头目说:大白天,为啥插门?老人说:我怕小偷进来偷东西。头目追问:有个大汉,你把他藏在哪?老人说:我家大门插着,没人进来!一头目骂道:胡说!他明明钻到这儿来了。你不想活了!老人说:官爷,你不信,就请搜吧。.头目下令去搜查,十几个官兵马上进屋,翻箱倒柜,乒乓一阵乱响,东西砸破了不少,醋缸也打破了两口,醋流满了院子,幸亏他们没接着翻。
  官兵走了,黄巢从缸里爬出来,见满院子都是碎缸片,老人惋惜地在缸前落泪。他忙走过去安慰说:老人家不要哭了,过两天我赔你几口就是了。
  老人站起来说:客官,你快走吧,他们前边去了,找不到人还会回来的。
  黄巢问:老人家,现在天还不黑,到处都是官兵,我从哪里出城呢?
  老人说:你出了这条巷子,钻进对面院子,从后面出去便是天齐庙,你先在庙里藏着。天黑后,顺着城墙往南走,走出两丈多地有个豁口,你就从那儿出去吧。黄巢见老人厚道诚实,便进一步打听说:老人家,这座城有何妙处,黄巢十万大军攻了三天竞攻不破?老人说:客官有所不知,这城建在始皇时期,城墙又高又厚,上有滚木,两厢藏有弓箭手。黄巢问:那就没法了吗?
  老人说:要打城,不能从城门进,得从天齐庙的豁口进。黄巢听了很高兴,转身要走,又回过身来问:老人家,你知道我是谁吗?老人犹豫了一下,说:你是黄大将军。黄巢说:唐兵骂我杀人如麻,吃人不吐骨头,你不怕我吗?老人说:那是官家说的,官家能有好话吗?我们穷百姓正盼着你来呢。黄巢听了很感动,想不到老百姓对自己这么敬重,就说:老人家,你家有红纸吗?老人说:现成的没有,店铺里能买到的。黄巢说:你买几张红纸,扎个灯笼,正月十五挂在房檐上。
  黄巢走后,老人把消息传给邻居,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全城穷百姓都知道了,家家买红纸扎灯笼。
  黄巢回到大营,马上召集将士商量,到了夏历正月十五晚上,带着五千精兵,摸过护城河,按老人所指的路悄悄入城,一声号炮,内外夹攻,很快攻破城门,起义军进城了!
  这时,穷人家门口都挂起了红灯,全城灯火通明。凡是挂河谠红的的大门,起义军一律不入;不挂红灯的,起义军冲进去抓赃官老财,只一宿就把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杀光了。第二天,黄巢开仓分粮,还派人给那位老人送去二百两银子。
  自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起了红灯。这个习俗便流传下来了。

正月的儿童故事(15):

  參拜未果
  日本人把元旦叫作正月初一,达之一家习惯在这天写毛笔字、饮屠苏酒、参拜神社,孩子们成家之后,家里只剩下达之和妻子康代,但过新年的习惯依然没变。
  这天正是元旦,一大早,达之便起了床,用毛笔写了一个词后,他长舒一口气,转头一看,康代正在往矮桌上放酒杯。康代做完手上的活,站起身说:快六点了,该出门了吧?屠苏酒回来喝正好。
  达之点点头,于是夫妻俩出了门,不一会儿就到了神社,两人走上石阶,穿过鸟居,来到正殿。这时候还早,一路上都没有别的行人。
  突然,夫妻俩发现功德箱前有个男人倒地不起,不省人事。这人看上去七十过半,个子瘦小,奇怪的是,他上身穿着驼色长袖衫,下身穿着秋裤,而且没穿鞋。
  达之快步走过去,仔细端详男人的脸,不由得叫了起来:这这人是镇长!
  夫妻俩连忙报警、喊救护车。等救护车来把镇长拉走后,达之向警员说明了情况。警员听完后问:为何镇长只穿着内衣?达之只能回答不知道。
  神社的宫司听到骚乱,也从办公室里走了出来,听达之说了情况,他瞪大眼惊讶道:啊?我们这里居然会发生这种事!
  这时,一个男人走近达之夫妇,说道:你们就是第一发现人?我是警队的负责人熊仓。麻烦你们说说发现镇长时的情况吧。
  达之有点来气了,但没办法,只能把刚才说的又重复了一遍。更让他生气的是,周围的警察似乎没在用心搜查,一个个满脸的不情愿。有人脸红红的,不停打哈欠,一看就是没醒酒;还有人不务正业对着正殿合掌拍手
  见此情形,一旁的宫司低声对达之抱怨道:真心想拜,就该投钱进功德箱。达之尴尬不已,不知如何接话。
  幸好这时熊仓接了个电话,转过头来岔开了话题:镇长醒了。
  一旁的警员兴奋不已:是吗?那我们可以收队了?
  熊仓不高兴地说:还不行,他的头部遭到钝器重击,头骨都裂了。他只记得和朋友一起在居酒屋喝酒,之后脑中就一片空白,据说是失忆了。
  宫司听了,叹了口气,看来今天神社赚钱的希望破灭了,他认命地把大家请进了神社的办公室。
  熊仓先是派手下勘察现场,接着对达之和康代说:两位到神社之前,真的没有和谁擦肩而过吗?按照医生的意思,镇长头部遭到重击的时间,距离被你们发现的时间很近,所以犯罪嫌疑人逃走时应该会撞见你们。
  达之又一次说,他们谁都没看见。
  熊仓小声嘟囔道:要是连镇长也没有看见,那就更好了
  这时,宫司用托盘端着茶杯从办公室里屋走出来,说:新年第一天,大家喝点御神酒暖暖身子吧。
  达之感到匪夷所思,办案时间怎么能喝酒?谁知警察们却乐呵呵地拿起杯子就喝,还冠冕堂皇地说:虽说我们在执行公务,但这御神酒必须喝!
  敷衍调查
  喝完酒,熊仓抱怨道:可恶,犯人干吗偏偏挑这种时候作案?就不能过了新年头三天吗?熊仓正发着牢骚,突然收到消息,说镇长的衣服和鞋子找到了,就在距离他喝酒的居酒屋不远的公园里。还有证人说,昨天在公园附近见过两个男人吵架,都是上了年纪的男人,一个瘦高个,一个小个子。
  这小个子一定是镇长,看来案发现场在公园,凶手袭击镇长后,又把他搬到了神社。熊仓越想越觉得靠谱,马上下令在镇上寻找可疑分子。
  过了没多久,警员们果然在车站抓到一个可疑的瘦高个,带到车站办公室问话后,发现他是个公司职员,五十岁。那人说自己昨晚和同事喝酒喝到很晚,之后的事都不记得了。
  熊仓听完汇报,打了个响指:就是他!他把嫌疑人的照片给达之夫妇看了看,说:你们见过这个男人吗?
  达之回答没见过,康代也摇了摇头。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正月的儿童故事(16):

石头生日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贺老鼠嫁女

作者:郭秀芬

旧时民间俗信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的在正月初七,有的在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山西平遥县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湖南宁远则以十七日为老鼠嫁女这一日忌开启箱柜,怕惊动老鼠前一天晚上,儿童将糖果花生等放置阴暗处,并将锅盖簸箕等大物大敲大打,为老鼠崔妆,第二天早晨,将鼠穴闭塞,认为从此以后属可以永远绝迹还有的地区于老鼠娶妇日很早就上床睡觉,也不为惊扰老鼠,俗谓你扰它一天,它扰你一年

老鼠嫁女的传说

老鼠嫁女的民间传说,在我国很流行但是,各地老鼠嫁女的时日有所不同

在江南一带的民间传说中,说老鼠是害人的,不吉利,所以旧历年三十夜要把它嫁出去,以确保来年平安吉祥上海郊区有些地方说老鼠嫁女是在正月十六,这天晚上,家家户户炒芝麻糖,就是为老鼠成亲准备的喜糖

在北方,老鼠嫁女是在正月二十五日的晚上在这天夜里,家家户户不点灯,全家人坐在炕头上,一声不响,只是摸黑吃着用面粉做成的老鼠爪爪蝎子尾巴和炒大豆不点灯不出声的意思是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生怕惊扰了娶亲喜事吃老鼠爪爪表示人们期望老鼠的爪子发痒,好早些起来行动;吃蝎子尾巴即是为了老鼠嫁女出洞时不会受到蝎子伤害吃炒大豆发出嘎嘣的脆响,似乎是给老鼠娶亲放鞭炮

在老鼠嫁女夜晚,湖南资兴一带则在屋角过道遍插蜡烛,意思是将老鼠娶亲途经之路照得通亮

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的年画和剪纸在我国民间视为吉祥物,过年过节时贴在墙上和窗户上四川绵竹印制的《老鼠嫁女》年画,表现一伙老鼠掮旗打伞,敲锣吹喇叭,抬着花轿迎亲骑在癞蛤蟆背上的是新郎,头戴清朝的官帽,手摇折扇,双目注视着一只大金箱,显出一副贪婪的样子正当这伙丑类大摇大摆,招摇过市之时,等待它们的却是一头大黄猫前面鸣锣开道的一对鼠兄鼠弟,其中之一已被猫的利爪抓住,另一只则咬在猫的嘴上此时,坐在花轿里的新娘,自知末日来临泪流满面这幅年画反映了人民鲜明的爱憎

新年十日歌

年初一,一寤觉(音告)来太阳照东窗,起身忙换新衣裳;家堂君亲天香点,祖宗尊像挂中堂九子果盘装齐整,预备客人来来往;今朝叮嘱佣人莫扫地,小儿吃饮莫淘汤

年初二,儿童更欢喜,昨口初一不出户,今日要到亲眷人家去拜拜年哥哥弟弟手相牵,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临到走,还有二百压岁钱

初三,去拜丈母哉姑爷带仔姑娘同来,人得门笑口开拜见文人权道恭喜拜见丈母说发财茶又好,酒又好,隔壁伯婆含笑问姑娘啥时候踏月养个小宝宝

年初四夜不眠,家家接财神,处处放吉鞭五路正神当中坐,招财利市分两边斤头腊烛煌煌亮,齐供头元宝鱼回家拜跪忙碌碌,一心奉敬办至矣呜乎,哪有千万财神爷分身到你店堂里

年初五,伙友要吃开张酒酒酣快猜拳;五对八马不离口有个朋友聊下去,有个朋友要分手来来去去各自忙来者心欢喜,去者心悲伤劝君莫悲伤,以后须要巴巴结结争个好面光

年初六仍穷新衣服锣鼓声喧震耳聋预借元宵习练熟元宵闹花灯各处有风俗龙灯身袅袅,虹灯芒族族;叮嘱小儿勿买糖省下钱来买蜡烛状元及弟旧名词要换共和称五族

年初七人生日早餐餐毕取秤来,称出轻重最划一哥哥称了六十斤,弟朗称了四十七,开口向哥道,休发诩明年弟弟多吃肉发个大块头超过你

年初八麦生日,农户家家祈丰年世间一日没了麦将有何物柬充饥一粒麦,种下田,待到秋成九秋天,不知费了气力几多许,才得摔掼稻吃新米

年初九,天生日世间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华无事都念经,修得百年无毛病;交好运,退灾星,好行方便发善心

年初十,地生日有天还有地比是爷娘不多异,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麦百谷都生地菜蔬风味拿来祭,祭他生日他欢喜人生忠孝与节义,地维赖以立;作事须求脚脚踏实地

正月的儿童故事(17):

  从前,有个叫李书成的富家子弟,二十出头便中了举人,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不料李书成中举之后,志得意满,再也不求上进了,每天饮酒作乐,过起了放荡不羁的日子。
  这年中秋,李书成突然诗兴大发,就吩咐仆人带着酒菜,随他来到绣江畔。绣江岸边有个小亭子,李书成坐在亭中饮酒赏月,抬头一看,只见大如圆盘的月亮被一块云彩遮住了,不禁脱口吟道:抬头不见桂婆娑,碍我诗情云聚多。
  话音刚落,忽然从江面上飘来一个声音:好诗,好诗呀!
  李书成抬头望去,只见江心隐隐约约有一只小船,便喊了一声:不知哪位高人,可否现身一见?
  那小船渐渐划向岸边,等靠了岸,船上走下一个身材伟岸的中年男子。李书成一见那个人,便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欢,拱手道:这位仁兄,想必也是吟诗作对的高手?
  那男子笑道:哪里,哪里,刚才听到仁兄佳句,情不自禁,打扰了仁兄雅兴,请勿见怪。
  李书成便请男子上岸饮酒,男子也不客气,进了亭子,说自己名叫谭有礼,是过路客商,夜宿在船上。两个人越谈越投机,李书成便邀请谭有礼到家里小住几天。不料谭有礼拒绝了:李兄,我们一见如故,可我还有要紧的事要做,不敢停留。
  李书成叹了口气,说:谭兄,我们萍水相逢,你这一走,不知是否还有相见之日啊!
  谭有礼想了想,说:不如咱约个时间吧,明年正月十五,再在这里相见如何?
  李书成皱了皱眉头,说:人生充满变数,从中秋到正月十五何止百日,那天你真的能来吗?
  谭有礼微微一笑,说:交友贵在言而有信,正月十五那天,你只要看到天上飘起了雪花,就往这里赶,一定能见到我。
  李书成对谭有礼的话半信半疑,可人家执意要走,他也不好挽留。谭有礼登上小船,划向江心,一会儿就不见了。这时,远处传来了鸡叫声,原来两人不知不觉竟谈了一夜。
  过后,李书成越琢磨这事越觉得蹊跷:现在离正月十五还远着呢,谭有礼说,天上飘起雪花的时候相见,他怎么就能肯定正月十五那天会下雪?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结果来。
  时光过得飞快,很快就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早上,李书成一起床就想起了谭有礼和自己的约定。他忙开窗一看,外面晴空万里,不由心想,这事悬乎。哪想到,刚吃过午饭,天就阴沉下来,到了傍晚,天上果然飘起了雪花。李书成暗暗吃惊,立刻叫了下人,来到绣江岸边的亭子里。
  李书成在亭子里等了许久,天渐渐黑了下来,也不见谭有礼的人影。仆人就劝李书成回去,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人,怎么可能这么守信呢?李书成也有些动摇了,正在这时,突然听到水面上传来划船声,李书成一阵惊喜谭有礼来了!
  李书成站在岸上,向江里喊道:对面船上的可是谭兄?
  对面却传来一个稚嫩的声音:请问是李大官人吗?
  李书成回答说是,说话间小船到了岸边,只见船上站着一个小孩,很有礼貌地向李书成抱拳拱手,说:奉我家主人谭有礼之命,前来接李大官人到对岸饮酒畅谈。
  李书成一高兴也没多想,抬腿就向船上走去。刚要上船,只听见轰隆一声,河里掀起了一道水柱,水花四溅,从水里跳出一个人影来,对那个小孩说:大胆书童,竟敢背着我出来作恶!那书童吓得打了个激灵,对那个人影说:主人,既然你不忍心下手,不如把他交给我吧,谁不想早日托生呀?
  那个人影说:胡说!我对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害人,难道你忘了?
  李书成定下神来一看,那个人影竟然就是谭有礼。此时,谭有礼就这么站在水面上,李书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书童对谭有礼鞠了一躬,说:主人,我已跟随你五十多年,咱们主仆的情分也尽了,这次恕我不能从命!说着伸手就拽住李书成,直往水里拉。李书成吓得魂飞天外,眼看就要被书童拉下水,谭有礼突然上前,与书童搏打在一起,从岸上打到水里,溅起无数水花,最后又都沉到水里,没了声音。
  李书成呆若木地站在岸边,一个仆人战战兢兢地说:主人,们碰见妖怪了!现在是冰封期,整个江面都结冰了,哪能划船呀?你刚才那两个人,从水里冒出来,又进了水里,不是妖怪又是什么

上一篇:【推荐】不满的故事大全,的故事精选7条
下一篇:成名的故事大全,的故事精选9条